抗日英烈许子和:侠义柔肠勇护乡里
抗日英烈许子和:侠义柔肠勇护乡里
抗日英烈许子和:侠义柔肠勇护乡里新华社记者 郑家宝(bǎo)
夏日,宛南大地阴雨绵绵。在河南南阳宛城区溧河街道夏营村,位于村头的(de)“南阳许烈士子和抗日(kàngrì)纪念碑”静静矗立,石碑上洋洋洒洒数百字,向世人讲述着这位抗日英烈(yīngliè)的无畏气概。
记者来到许子和外孙张敏(zhāngmǐn)老人家中。提起外公,今年72岁的张敏滔滔不绝:“打记事起,就听母亲和老一辈人讲外爷的故事。他身材瘦高(shòugāo),勇猛过人,枪法精湛(jīngzhàn)。”
许子和,本名文忠,字子和。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(nányángxiàn)溧河乡程胡庄,即今日的(de)夏营村。他幼读私塾,成年后加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当兵(dāngbīng)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胸怀家国大义的许子和受党组织派遣,同中共地下党员张树廉一起回南阳,开展抗日救亡活动(huódòng)。他们在地方创办(chuàngbàn)“抗日战地话剧团”,结合当时的抗日救亡形势,排演(páiyǎn)《放下你(nǐ)的鞭子》《卢沟桥的枪声》等剧目,不仅激励了人们的抗日斗志,还借机秘密发展了共产党员。
抗战时期(kàngzhànshíqī),由于日军封锁,敌后抗日根据地医用酒精等军用物资匮乏。1940年春,为(wèi)支援中共地下党员邰士芳开办的酒精厂(jiǔjīngchǎng),许子和通过自家建立的酿酒作坊生产白酒,送给邰士芳作为酒精原料。
“我妈总会(zǒnghuì)提起,外爷平日里为人豪爽、仗义疏财,自幼习武又有(yǒu)从军经历,因此在方圆几十里都颇有名气。”张敏骄傲地说。
1945年春,日军(rìjūn)侵占南阳,许子和召集当地抗日义士,聚枪100多支,成立“宛南抗日游击队”,并被选为大队长。农历三月三日上午,一小队日军窜至当地玉皇庙(yùhuángmiào)附近,四处抢掠。许子和得知消息后,立即与骨干队员(duìyuán)商议,决定(juédìng)一面集合游击队员做好战前准备(zhǔnbèi),一面派人与驻扎附近的主力部队联系,由主力部队担任(dānrèn)主攻,游击队配合作战。
战斗中,许子和左腕受伤,仍继续向前冲,又身中数弹。他忍着剧痛对队员们(men)说:“我不行了,这一仗(zhèyīzhàng)非打好不可,叫日本人知道(zhīdào)我们中国(zhōngguó)人厉害!”最终因伤及要害,壮烈殉国。至下午五时,这股日军被全部歼灭。
侠肝义胆、保卫家乡的游击队长许子和(hé)牺牲了,但他的故事流传至今。直到今天,仍有不少(bùshǎo)人慕名(mùmíng)前来瞻仰。80年时光流转,许子和长眠于家乡的土地(dì)上,见证着宛南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,他和众多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也将通过文字、代代口述,永远地传承下去。
(新华社郑州7月(yuè)3日电)
《青海日报》(2025年07月04日 第4版:国内(guónèi)要闻)
声明: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,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,未经书面(shūmiàn)许可(xǔkě)严禁转载!
新华社记者 郑家宝(bǎo)
夏日,宛南大地阴雨绵绵。在河南南阳宛城区溧河街道夏营村,位于村头的(de)“南阳许烈士子和抗日(kàngrì)纪念碑”静静矗立,石碑上洋洋洒洒数百字,向世人讲述着这位抗日英烈(yīngliè)的无畏气概。
记者来到许子和外孙张敏(zhāngmǐn)老人家中。提起外公,今年72岁的张敏滔滔不绝:“打记事起,就听母亲和老一辈人讲外爷的故事。他身材瘦高(shòugāo),勇猛过人,枪法精湛(jīngzhàn)。”
许子和,本名文忠,字子和。1909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(nányángxiàn)溧河乡程胡庄,即今日的(de)夏营村。他幼读私塾,成年后加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当兵(dāngbīng)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胸怀家国大义的许子和受党组织派遣,同中共地下党员张树廉一起回南阳,开展抗日救亡活动(huódòng)。他们在地方创办(chuàngbàn)“抗日战地话剧团”,结合当时的抗日救亡形势,排演(páiyǎn)《放下你(nǐ)的鞭子》《卢沟桥的枪声》等剧目,不仅激励了人们的抗日斗志,还借机秘密发展了共产党员。
抗战时期(kàngzhànshíqī),由于日军封锁,敌后抗日根据地医用酒精等军用物资匮乏。1940年春,为(wèi)支援中共地下党员邰士芳开办的酒精厂(jiǔjīngchǎng),许子和通过自家建立的酿酒作坊生产白酒,送给邰士芳作为酒精原料。
“我妈总会(zǒnghuì)提起,外爷平日里为人豪爽、仗义疏财,自幼习武又有(yǒu)从军经历,因此在方圆几十里都颇有名气。”张敏骄傲地说。
1945年春,日军(rìjūn)侵占南阳,许子和召集当地抗日义士,聚枪100多支,成立“宛南抗日游击队”,并被选为大队长。农历三月三日上午,一小队日军窜至当地玉皇庙(yùhuángmiào)附近,四处抢掠。许子和得知消息后,立即与骨干队员(duìyuán)商议,决定(juédìng)一面集合游击队员做好战前准备(zhǔnbèi),一面派人与驻扎附近的主力部队联系,由主力部队担任(dānrèn)主攻,游击队配合作战。
战斗中,许子和左腕受伤,仍继续向前冲,又身中数弹。他忍着剧痛对队员们(men)说:“我不行了,这一仗(zhèyīzhàng)非打好不可,叫日本人知道(zhīdào)我们中国(zhōngguó)人厉害!”最终因伤及要害,壮烈殉国。至下午五时,这股日军被全部歼灭。
侠肝义胆、保卫家乡的游击队长许子和(hé)牺牲了,但他的故事流传至今。直到今天,仍有不少(bùshǎo)人慕名(mùmíng)前来瞻仰。80年时光流转,许子和长眠于家乡的土地(dì)上,见证着宛南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,他和众多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也将通过文字、代代口述,永远地传承下去。
(新华社郑州7月(yuè)3日电)
《青海日报》(2025年07月04日 第4版:国内(guónèi)要闻)
声明: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,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,未经书面(shūmiàn)许可(xǔkě)严禁转载!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